欢迎访问《语言教育》,

过刊目录

  • 全选
    |
    教育论坛
  • 教育论坛
    申 霄
    2017, 5(4): 2-6.
    语言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实现沿线地区和国家建设者的语言顺利沟通,语言培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一带一路”语言培训必要性进行阐释,指出应从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培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语言需求,以此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当前,“一带一路”新形势下语言培训面临服务大局意识不强;培训视域固化、狭窄;缺乏深入调查分析;培训准备不足、行动滞后等问题,文章提出应改革外语课程结构,增加语言培训种类;关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语言培训;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引领作用;加强社会语言培训机构建设;拓宽语言培训渠道,构建网络培训平台。语言培训应抓住机遇、有所作为,更好地为“一带一路”沿线建设者服务,促进语言事业的蓬勃发展。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安利红
    2017, 5(4): 7-14.
    从课程群的角度对课程设置进行重新审视是有效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有力举措。将零散的课程整合成群,更加有利于形成课程之间的连贯与合力;建立开放的课程群体系,根据需要增加课程群,更加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协调互动的课程群体系,协调外语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借助汉语课程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汉语水平,借助其他相关通识课程为外语专业学生打下良好的职业领域基础;建立课内外、校内外、国内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校内课程体系与课外实践课程协调互动,共同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 教学研究
    刘春伟 魏 立
    2017, 5(4): 15-19.
    在政治、经济、旅游和移民等因素的推动下,远程口译在欧美国家的医院、法庭、公共服务事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规范化和高品质的发展得到了理论、实证和政策规范等的多层次保障。远程口译对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及时性、专业型人才高度集中等优势。但是在我国,远程口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比较滞后。远程口译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国外成功实践范例,构建出科学、实用、稳定的教学体系,是当前远程口译课程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 教学研究
    薛 轶
    2017, 5(4): 20-25.
    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远远落后于语言能力培养的问题,将隐性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以Liddicoat提出的“文化学习、文化对比、文化探索和文化间第三者”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辽宁省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行动研究,并对教学前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态度、知识、技能和意识维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最后反思隐性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教学研究
    张 悦 赵秀艳
    2017, 5(4): 26-32.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收集相关数据,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英语翻转课堂下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学生会有意识地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得以保障、学生重视自我评价,但也存在着主动学习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等问题,对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教学具有一定启示。
  • 教学研究
    伍志伟
    2017, 5(4): 33-37.
    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本科专业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口译课堂上同伴互评对学生的口译课堂焦虑与口译水平的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口译课堂同伴互评能够显著降低学习者“害怕负面评价”的焦虑感,但对“交际恐惧”和“测试恐惧”没有显著影响。此外,通过对比受试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研究发现同伴互评能显著提高已学过内容的口译成绩,但对未学内容的口译成绩没有显著影响。
  • 语言研究
  • 语言研究
    杨 婷1 刘风光2
    2017, 5(4): 38-43.
    诗性隐喻由Lakoff与Turner提出,但其界定尚未明晰。本文首先重新界定诗性隐喻,厘清概念隐喻与诗性隐喻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出诗性隐喻的三个性质,即动中生静、补白添彩和推陈出新,并以关联理论为基础,构建出小说诗性隐喻解读模式,将其应用于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集《亲爱的生活》中。本研究不仅扩展了关联理论的应用范围,而且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小说解读模式。
  • 语言研究
    周海燕
    2017, 5(4): 44-49.
    俄语中存在着大量以-o结尾、读音相同、意义相近但属于不同词类的词,这些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履行不同的句法功能。以-o结尾的词经常和动词不定式连用,这就构成了结构和语义均不同的句式,对它们的分析涉及到以-o结尾的词的词类归属问题,更关系到单部句和双部句、人称句和无人称句的划分问题。本文借助于共时过渡率对这类句式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影响其结构-语义特点的语言内因素和语言外因素。
  • 语言研究
    张 晓
    2017, 5(4): 50-55.
    社会认知视角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新兴视角,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语言、语言习得和其他方面的社会活动密不可分,语言是社会中的语言。研究语言习得应该在社会环境中研究,不应忽视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也不应忽视语言和社会认知因素的相互作用。协同是社会认知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以Atkinson为代表的研究者强调语言使用和语言学习中的互动与协同,以Pickering和Garrod为代表的研究者则强调协同是人际对话顺利进行的机制。本文对这两种观点的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概述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语言层面的协同的认识和观点。
  • 语言研究
    华鸿燕
    2017, 5(4): 56-62.
    语言交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说话人向受话人传递其意向,而受话人则要解读这一意向;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语用推理。在语用推理过程中,从话语中解读出来的意向就是含义;本研究中的含义是指受话人所获得的有别于话语语句真值的意义。含义是一种因果蕴涵的现象,也是从该话语中推演出来的若干能够想象的任何不包括逻辑矛盾的可能的思维内容;含义的解读可依“话语-含义因果蕴涵机制”而展开。
  • 翻译研究
  • 翻译研究
    卢晓娟 郭黎阳
    2017, 5(4): 63-68.
    本文主要结合阐释学理论中阐释翻译的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提出“阐释学视角下汉语叠词英译模型”,并以《呐喊》小说集蓝诗玲英译本中汉语叠词翻译为语料,来阐释汉语叠词英译的过程及策略。研究发现,按照“阐释学视角下汉语叠词英译模型”的步骤,汉语叠词英译需经过以下五个步骤:①对原文中汉语叠词所表达的形象和情景的理解;②对原文叠词可以在译入语中找到相应表达的信赖;③对原文叠词涵义的侵入;④对汉语叠词意义的理解吸收以及对该叠词涵义的英语解释;⑤结合整句译文上下文遣词和语法、修辞、韵律等因素,对译文的矫正和补偿。在矫正补偿不能实现汉语叠词形意兼备的传译时,不能以形害义,而应意译变通,使原文汉语叠词的意义得以准确传达。
  • 翻译研究
    邱大平
    2017, 5(4): 69-72.
    社会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词新语。本文在探讨汉语新词的产生方式和现有的汉语新词英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词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观察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话语权视阈提出新词英译的技巧和途径,对于深入了解汉语新词新语及其英译有重要的意义。
  • 翻译研究
    刁 洪
    2017, 5(4): 73-79.
    不断自我更新研究方法和理念,是任何一门学科保持旺盛活力、适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当前,翻译实践呈现本地化、全球化、技术化、信息化和职业化等特征。相应地,翻译的定义和研究范式也在发生重构与裂变。在此背景下,“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似乎与翻译实践渐行渐远,在翻译过程、非文学翻译等领域显得无力。本文回顾了翻译研究的几大“转向”,梳理了近年来翻译技术的重要进展,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范式提出了“技术转向”的概念,并阐述了翻译研究实现“技术转向”的必然性及应对策略。
  • 翻译研究
    万本华
    2017, 5(4): 80-85.
    近二十年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们的典籍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对中华文化的复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典籍翻译也存在一些亟待搞清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译?译给谁看?应译什么?由谁来译和怎么译?译本怎么出版发行和评估?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直接影响到典籍传播的有效性。尽管个别学者对有些问题曾经提及,但未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华典籍域外传播的效果。
  • 外国文学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王绍平 闫桂姝
    2017, 5(4): 86-90.
    在《望岩》中,伍慧明向读者披露了1956年到1965年间,麦卡锡政权在极端反共的政策下对华裔美国人实施的“坦白计划”。作为“契纸儿子”,杰克成了既不能做自己、又不甘心一辈子作别人的“幽灵”。本文从德里达幽灵学的角度入手并结合聂珍钊的文学伦理学批评,通过杰克的在场方式、伦理选择和构建的华裔美国人身份,剖析其幽灵身份的苦痛。透过幽灵身份的焦虑与困惑,本文认为,种族主义是华裔美国人无法言说的精神创伤,是华裔美国人“幽灵”身份的根源。
  • 外国文学研究
    尹萌萌
    2017, 5(4): 91-97.
    布奇·埃默切塔在其自传体小说《新娘的价钱》中讲述了尼日利亚的伊博族女孩阿古娜为反抗物化身份、获取自由而牺牲的悲剧故事。小说中女主人公阿古娜在多重压迫下被赋予了物化的身份,沦为了任人买卖的商品、失去人格的物和受到物规训的属下女性。本文将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物化理论与后殖民女性主义相结合,分析了小说中阿古娜物化身份的成因、表现和结果,从而为埃默切塔正名,展现了其作为黑人女作家的责任意识。埃默切塔旨在证明,将物化身份视为女性应有的宿命是造成意识局限性的原因所在,黑人女性想要摆脱无生命、商品和工具的命运,就要学会构建积极的、独立的女性身份,并做好长期的、彻底的反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