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首  页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编委会成员    |    投稿指南    |    订阅方式    |    会员中心    |    English
东北亚外语研究
  本期目次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与想象空间--以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考察为中心
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
全文: PDF (0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近代日本人本人的中国考察之中“中国形象”遭遇到的最大问题,与其说是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异,倒不如说是“中国形象”内在的一种张力、即“形象张力”的问题。就在这样的紧张关系之下,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考察自中国的外部表象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家族或国民性、美术或宗教、风俗习性、文学志趣、文化性格、地域风土等一系列领域,逐渐地构建起有别于日本的、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现代性理论(Modernism)成为日本知识分子“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与想象空间的理论基础。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吴光辉
关键词 中国形象话语建构想象空间日本人中国游记    
    
基金资助:本文为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日本“中国形象”嬗变与回归的研究》(2013B08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日本知识分子认识与重构中国形象的研究》(15BWW022)的阶段性成果。
引用本文:   
吴光辉. “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与想象空间--以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考察为中心[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 4(15): 5-.
链接本文:  
http://112.126.70.247/wyyj/CN/     或     http://112.126.70.247/wyyj/CN/Y2016/V4/I15/5
版权所有 © 2014 《东北亚外语研究》编辑部
地址: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6号 邮政编码:116044
电话:0411-86119557    Email:dbywyy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