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语言教育》,

过刊目录

  • 全选
    |
    教育论坛
  • 教育论坛
    杨枫
    2015, 3(2): 2-5.
    本文指出了目前英语专业中华文化课程缺失的现状。从英语专业教学传统、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国家文化战略高度上论述中华文化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同时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培养等层面提出中华文化课程开设的可行性。
  • 教育论坛
    童扬芬
    2015, 3(2): 6-10.
    英语是我国当前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校普遍开设且学程最长的科目之一,无疑也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受到批评最猛烈的学科。本文将引用史料梳理"英语热"的历史起源并展望其在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国人理性看待我国当下的英语教育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 专题研究
  • 专题研究
    李正栓
    2015, 3(2): 11-11.
    <正>典籍英译是一件精细活。典籍种种,书目繁多,仅文学典籍就如浩瀚海洋,相当一部分或整或零地被译成英语和其他语种,有外国学者译的,也有中国学者译的,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不难发现,过去所译典籍多为汉民族的,对少数民族典籍关注不多。对于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国家而言,各民族文化和文学都很重要,只有把各民族典籍也介绍给国内和国外读者才是完整的中华文化。汪榕培教授和王宏印教授顺应国际化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潮流,及时号召大家积极开展民族典籍英译工作。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 专题研究
    李正栓 刘姣
    2015, 3(2): 12-17.
    米庞嘉措的《国王修身论》作为藏族四部格言诗名著之一,具有不朽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对米庞嘉措作品的主要思想和内容进行介绍,还对《国王修身论》的汉译和英译情况、英译价值和意义、英译原则和特色、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米庞嘉措和《国王修身论》,挖掘《国王修身论》的社会、文化、历史价值,同时探索典籍英译的价值和规律。
  • 专题研究
    赵长江
    2015, 3(2): 18-22.
    明末清初中国典籍开始大规模地向西方译介,其译介契机包括:西方的宗教改革使天主教走出欧洲,掀起了世界范围的传教浪潮;欧亚新航路的发现将中国典籍西译的传教士带到中国;明末清初的学术思想与西方思想恰好能够形成交流的基础;西方启蒙思想也需要借助中国思想进行政治改革,故中国典籍通过传教士译介到了西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从源头上梳理这段历史发生的契机会对当下的中国典籍西译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 专题研究
    彭清
    2015, 3(2): 23-27.
    瑶族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国际性民族,瑶族没有文字,其文化传播主要是口耳传承。《盘王大歌》是瑶族保存最完整的史诗,瑶族人民通过传唱《盘王大歌》,把瑶族的历史文化内容代代相传。对《盘王大歌》的探究是瑶族同胞的一种文化寻根行为,《盘王大歌》的英译为国外广大瑶族同胞以及英语读者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瑶族文化提供了必要基础。预期译作对《盘王大歌》的内容选择、译作读者群、基本民族价值的传递进行定位,注重翻译过程中文体的安排、篇章形式的调整、特色文化词的阐释、编排的调适等,以实现对民族文化严肃性的坚守与追求,成功地实现《盘王大歌》的文化翻译目标。
  • 专题研究
    韩家权 陆晓蓉
    2015, 3(2): 28-34.
    本文通过结合壮族典籍《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文本中的实例,对汉语的复喻、排比、隐喻和借喻四种修辞格的英译作了译法上的探讨,开创性地指明了英译这四种修辞格的思维路径和具体做法,从而为汉语复喻等多种修辞格的英译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杨昆
    2015, 3(2): 35-39.
    基于国际上教材评估理论、"语用解放"的需求及国内相关研究空白的现状,本文以四部语用学基础理论教材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结构编排和微观内容特点两方面进行了横向比较,兼顾考察其系统性和开放性特点。结果发现:第一,教材在结构和内容的综合性、更新率、规范性以及受众性上存在明显差异;第二,教材内容对语用学传统论题和其它论题的研究侧重有所不同。概而言之,教材在继承传统语用论题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化演变特征与范畴分化倾向。这将有利于学界反思语用学基础理论教材编写过程中的系统性与开放性特征。
  • 教学研究
    孙鑫朱琛璐
    2015, 3(2): 40-45.
    本文分析了2004—2013年间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语言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汉语二语习得研究的论文,并通过与国内英语二语习得论文的对比,从语言层面分析二者的特点及关联性。研究发现,十年来,在已经完整的学科总体框架下,汉英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汉语二语习得研究更侧重于字词、语法和语音方面;而英语二语习得则在字词、语法和语篇方面成果颇丰。
  • 教学研究
    高宪礼
    2015, 3(2): 46-52.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不同类型的注解对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110名在校大学生参与了研究(30名参与了初步研究;80名参与了正式研究)。在正式研究中,按照三种不同的条件(无注解、一语注解、二语注解),将学生随机分成三组。首先,要求学生为了阅读理解测试而进行阅读。随后,马上接受无事先通知的多项选择词汇测试。四周后在不告知的情况下再测试一次。同时,所有学生完成一项关于对所阅读文章看法的问卷。结果表明,在即时词汇测试中,无注解文章与有注解文章之间有显著差异;而一语和二语注解的文章之间无显著差异。在随后四周的延迟词汇测试中也有类似的发现。在时间上,一语和二语注解有显著的时间影响,但是对于无注解则无时间影响。调查还发现,学生喜欢在二语阅读中有注解,而且二语注解胜过一语注解。
  • 教学研究
    吕璀璀 咸飞 咸修斌
    2015, 3(2): 53-59.
    教师提问题是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提问的类型、提问后等待时间、答问方式以及提问策略影响学习者的参与及语言输出的长度与复杂度。通过课堂录音、问卷调查与访谈,本文对山东省某高校6位英语教师课堂的提问类型、提问后等待时间、答问方式以及提问策略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堂中,就提问类型而言,教师使用的展示性提问大幅超过参考性提问,而参考性提问可以激发学习者产生句子更长、句法更为复杂的语言输出;较之"集体回答"和"指定学生回答","自愿回答"这一答问方式更能调动学习者的参与意识,鼓励其增加语言输出;提问后等待时间越长,学习者思考问题的时间越长,语言输出越多;较之重复和自我解释,促发和追问策略可以增加师生互动和意义协商的机会,诱导学习者增加语言产出。基于实证结论,提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语言研究
  • 语言研究
    林璐 韩冰冰
    2015, 3(2): 60-66.
    本文在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通过对英语双重谓语结构中的题元、第一谓语(DP1)及第二谓语(DP2)的语义及句法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英语双重谓语结构的中心构式形式为主语题元(有生命体)+DP1(运动动词)+DP2(运动时状态),另有两类延伸构式分别通过隐喻和多义性与中心构式发生继承关系,构式表现形式为:主语题元(非生命体)+DP1(运动的隐喻)+DP2(运动时状态)和主语题元(有生命体或非生命体)+DP1(运动起始)+宾语论元+DP2(运动前状态)。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英语双重谓语结构构式的语义及句法形式的识别。
  • 语言研究
    石峰冯浩达
    2015, 3(2): 67-73.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二语习得相关理论,探究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笔语词块应用的模式特征。笔者利用AntConc软件和Foxpro自编程序分别对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两个抽样语料库进行词频数据整理提取以及KWIC检索。对比分析发现:尽管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高频词块的总形符方面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在总类符等方面差异较大,呈现出各自特有的分布模式;母语迁移、规避策略等因素是中国学生词块使用模式的重要成因。
  • 语言研究
    裘晨晖
    2015, 3(2): 74-78.
    作为一种典型的质性研究方法,民族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文社科研究中。就国内应用语言学领域而言,目前并没有关于民族志方法的相关研究述评。笔者以"中国知网"外语类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应用语言学领域,民族志方法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其缺乏实证研究。但民族志方法的跨学科运用在发展,涉及外语教学、二语习得、话语分析、语言测试等领域。今后研究可注重该方法的实证研究,也可将该方法运用于其他领域,比如语言政策等。
  • 外国文学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姚力
    2015, 3(2): 79-84.
    海涅在他的早期爱情诗中,似乎一方面在努力构建诗人理想中的浪漫世界,另一方面又在竭力颠覆这个精心构建起来的浪漫世界。而且,浪漫世界里的可行性与现实世界中的不可行性经常出现在同一个作品中。本文在勾勒海涅与德国浪漫主义关系的基础上,选取海涅早期爱情诗中的若干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海涅早期爱情诗中的浪漫主义化和去浪漫主义化现象。
  • 外国文学研究
    魏懿
    2015, 3(2): 85-90.
    罗伯特·弗罗斯特以描写新英格兰地区的自然风光的诗作而著称。在其诗歌创作早期,弗罗斯特也有一些描写女性家庭婚姻生活的诗作。尽管这些诗作并不是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主流,但它们却透露出20世纪初期女性在婚姻、家庭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体现了诗人对于当时女性问题的关注。本文以《家庭墓地》、《仆人们的仆人》和《当家人》这三首诗为例以文本分析来阐述弗罗斯特早期诗歌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女性拥有一个共同的行为特征——出逃即逃离男权制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她们是弗罗斯特个人成长经历与当时女权运动潜移默化的产物。解读这些女性形象可以更好地了解弗罗斯特对当时妇女问题的看法以及为现代诗歌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外国文学研究
    林琳
    2015, 3(2): 91-95.
    以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中的重要概念"编史性元小说"为理论支撑,分别从"自我指涉性"、"互文性"和"反讽式戏仿"等理论特征视域下对描述非洲后殖民国家的政治困局、民主制度的腐败和对宗主国经济的严重依附的文学作品《河湾》进行文本细读,作者试图向读者揭示打破史实与文学虚构传统界限的可能性,并颠覆历史话语与文学文本机械断裂的悖论,最终解构编史与文学之间的二元对立,在微观叙事下实现历史与文学虚构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