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语言教育》,

当期目录

  • 全选
    |
    教育论坛
  • 教育论坛
    陈彦旭 范武邱 郭英剑 何宁 蒲若茜 曲涛 尚必武 王钢 王丽丽 张智义 纪秀明
    2024, 12(3): 1-26.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当下我国外语学科如何发展?外语教育教学如何提质增效、守正与创新?本刊诚邀国内多位知名外语学院院长分别从学科建设、本硕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改革、学科智能平台建构、数智融合学科范式转换、国际化“在地”发展模式等角度展开讨论。
  • 专题研究
  • 专题研究
    约翰·E. 约瑟夫 曲长亮
    2024, 12(3): 27-35.
    本文是访谈人与索绪尔研究专家、国际知名语言学家约翰·E.约瑟夫教授的访谈内容。《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呈现的索绪尔音系学思想向来被认为是模糊且矛盾的,约瑟夫教授结合索绪尔研究界近几十年来的最新发现,对索绪尔音系学的关键概念及索绪尔音系学思想的影响力作了全新论述。
  • 专题研究
    曲长亮
    2024, 12(3): 36-47.
    叶斯柏森是语言学领域的达尔文主义者,其所提出的“语言进步论”与达尔文“适者生存观”之间存在微妙联系。本文以叶斯柏森1886至1941年间以英、德、丹等文字撰写的著作为文本依据,以他对英语单音节词音系演化过程的思考为起点,为他的“语言进步论”思想探源,证实“语言进步论”不仅是达尔文主义在语言学领域的反映,更是叶斯柏森研究音系演化史的必然结果。
  • 专题研究
    潘攀 陆江妹 陈桦
    2024, 12(3): 48-60.
    语音教学影响着小学生英语字母、词汇等内容的学习,也是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又有着显著的指导作用。因此,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研究尤为重要,但学界针对小学生英语语音情况的研究甚少。本文以成都和重庆181名三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朗读数据呈现小学英语学习者在音段、词重音、边界调等维度的产出现状。针对成、渝两地和英语学习不同起点小学生的错误类型及错误率分析,揭示汉语发音对小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效应,而方言的影响则更加具体和个性化。另外,英语学习时长的增加对语音习得有促进作用。研究发现不仅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小学语音教学的建设和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 专题研究
    刘宇航
    2024, 12(3): 61-73.
    本文通过对比主流语调理论在同一案例分析中的异同,探究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语调教学框架与教学重点。首先经文献回顾后发现,语调作为语音和音系界面的接口,需引起学界的反思,并指出英语通用语更加契合当前语调教学的语境。其次,对比发现Gussenhoven语调理论在教学上更具灵活性。基于此,文章构建ELF理念下的语调教学框架,包括调群切分、语调重音与位置、语调意识与去调型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其教学重点从可理解性和表达性入手。前者表现集中在超音段层面,而后者涉及句法、语用和会话内信息分布三个维度。最后,文章基于口语语料库和ELF语音教学标准,展望语调理论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及研究价值。
  •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李宝贵 车晓晓
    2024, 12(3): 74-83.
    海外华文学校与孔子学院在推动中文教育和文化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海外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加强两者之间的联通与合作,共同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厘清海外华文学校与孔子学院的联系和区别:二者在办学环境、语言教育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但是在办学宗旨、组织形式及资源支持上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其次,文章分析了二者协同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协同发展的观念意识不强、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尚未健全、资源分配不均衡、社会认同和接纳度较低等。基于此,提出以下策略:健全政策机制,推动双方协同发展;利用市场力量,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化合作交流,提高双方办学质量;推动本土化运营,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环境。
  •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刘 冰 郑艳群
    2024, 12(3): 84-92.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形式正经历着教学理念、教学形态和业态、人才结构以及评价方式的变革。本文指出项目式教学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变革的潜在力量。同时,本文强调评价体系在保证项目式教学效果和质量、指导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现有评价方法存在过于关注阶段性语言教学成果,忽略社会文化交互的弊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和社会教育学理论,本文提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汉语学习成就和个人发展,也重视中文项目对社会的贡献。本文分析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标准、方法和程序,旨在为国际中文教育的项目式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的评价工具,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升。


  • 文学与跨学科研究
  • 文学与跨学科研究
    王 力 黄忠廉
    2024, 12(3): 93-102.
    本文针对文学汉译生命气息同义再现问题,从词语选择角度探索原作生命气息在语音、语义和语用等层面的同义再现。发现译者可通过汉译词语的音韵选择,巧妙展现生命韵味;语义选择,突显生命情趣;语用选择,鲜明地再现生命风格,从而充分再现原作独特的生命气息,实现文学汉译的审美价值。
  • 文学与跨学科研究
    傅琼 赵乐
    2024, 12(3): 103-115.
    本文综合指示转移理论和文本世界理论,从指示语与文本世界的互动与指示语对读者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影响两个层面对希尼死亡诗歌进行认知语用文体分析,深入探究指示语的多维功能。研究发现,指示语在叙事诗中具有确立事件发生文本世界背景、推动世界转移、引发世界层次越界的功能。同时,指示语可以通过引导读者注意力构建或修正认知图式。各类指示语的综合运用可以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本文对拓宽文学语篇,尤其是诗歌语篇的解释维度,对理解语言交际和文学创作中信息传递的机制,具有一定启示。


  • 文学与跨学科研究
    韩红宇
    2024, 12(3): 116-125.
    从童话故事、战争故事、哥特小说到家庭小说和儿童小说,路易 莎·梅·奥尔科特的文类转变与19世纪美国文学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紧密相连,体现出她作为作家的敏锐度、灵活性与多面性。面对市场和读者的需求,奥尔科特积极调整写作,由此成为成功的职业作家。较之一味迎合读者和市场,奥尔科特与它们的“博弈”贯穿始终。在转型之作《小妇人》中,奥尔科特有效利用读者的期待视野进行发展创新,使其在商业价值之外,具有独特、恒久的文学价值。在男性主导的文学市场,奥尔科特的文类转变也是妥协的产物。与同时期的男性作家相比,女性作家在创作中受到更多的限制和束缚。如何实现女性的个人价值和争取平等权益是以奥尔科特为代表的女作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文学市场的角度分析奥尔科特的创作,也为解读这一时期女性的性别困境和理想诉求提供了有效参考。
  • 文学与跨学科研究
    韩秀 高祎涵
    2024, 12(3): 126-132.
    史密斯是当代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处女作《白牙》探讨跨文化语境下黑人女性移民的流散困境。本文结合身体书写相关重要理论,从身体物化、身体规训、身体反抗三个方面分析《白牙》中的黑人女性身体书写。在白人男性主导的社会中,黑人女性身体逐渐沦为物化、规训的客体;而为了走出双重压迫的他者困境,黑人女性开始利用她们的身体对性别压迫和种族歧视进行无声的反抗。史密斯通过身体叙事揭示黑人女性流散者的精神困境及突围,并以此鼓励黑人女性掌握身体主动权,保持精神独立性,重构流散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