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语言教育》,

过刊目录

  • 全选
    |
    教育论坛
  • 教育论坛
    唐瑞梁 文 旭
    2020, 8(2): 2-8.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狠抓落实打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高教[2019]8号),正式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金课”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为各高校的工作重点。本文结合西南大学“语言学导论”课程建设情况,从课程团队、课程内容与资源、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成绩评定等方面,探索如何给课堂教学挤“水”添“金”以及如何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杨惠玉 马玉蕾 邹 晖 丁雅萍
    2020, 8(2): 9-16.
    根据对上海交通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心进行了以通用学术英语和文类分析为基础的英语课程改革。通过对每学期修课学生进行的两次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此课程设置比较适合当前研究生在学术英语方面的需求,且教学效果显著。本研究表明该课程的教学理论依托、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均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可供国内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参考借鉴。
  • 教育论坛
  • 教育论坛
    蒋长刚 戴 劲 张 涛
    2020, 8(2): 17-23.
    本研究借鉴Swales的话步分析方法将语篇组织分为话步完整性、步骤切题性、步骤充分性和话语标记语四个参数,通过分析采用诱导任务方法收集的61篇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篇,探究以上参数及测量指标与口语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因果类口语语篇中的话步完整性与口语成绩显著相关,尤其是必要话步的步骤数和小句数对于口语成绩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区分力,这说明步骤切题性和步骤充分性对于口语产出质量息息相关;第二,话语标记语与口语成绩也呈显著相关,对于口语成绩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区分力;第三,从整体来看,英语专业学生所产出的说明性语篇结构上仍然比较松散,而且在论述充分性和话语标记语上仍存在一定不足。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陈 锋
    2020, 8(2): 24-30.
    本文以语言模因论为视角,提出篇章听力理解涉及一个从语言语境刺激——输入——认知加工——意义链接——认知语境激活——构式加工——语言输出——识别语言语境信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语言的构式组块机制和模因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前者对篇章听力理解具有信息预制功能,后者具有可复制改写功能。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语言模因机制下的语块教学与英语篇章听力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篇章信息起着架构作用的预制性和可复制性较强的句式架构语相关性最强。
  • 教学研究
    泰中华 刘佳文
    2020, 8(2): 31-36.
    本文基于国内外语言测评素养的研究,分类综述了语言测评素养的概念、相关利益人员、课程和研究方法四个主要研究领域。通过分析评论,本文归纳总结了语言测评素养研究的研究热点、不足之处以及最新发展趋势。不足之处表现在: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来界定和衡量语言测评素养的具体维度;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师语言测评素养的研究较少;语言测评素养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本文探讨了研发能够准确衡量教师语言测评素养的量表或测试的必要性,以便对教师的测评素养有更加客观的认识;此外,应更加关注实证研究,从学生的角度来探究如何更好地提高语言测评素养。
  • 翻译研究
  • 翻译研究
    张思永
    2020, 8(2): 31-36.
    当前国内翻译研究呈现多元化局面,而这一局面的形成正是中国译论现代化的结果。中国译论的现代化是受西方译论的影响发生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五四时期现代译论的开启、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语言学派译论的两次登场和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的文化学派译论的全面展开。文章将中国译论现代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置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中西现代学术碰撞的大背景中,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之进行考察和梳理,讨论每个阶段的现代化特征,指出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中国译论的现代化进程有个整体的把握,为中国现代翻译学的建设提供历史的启示和现实的借鉴。
  • 翻译研究
    邱大平
    2020, 8(2): 37-43.
    权力话语理论认为权力与话语紧密相连。翻译是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话语力量 博弈,会受到译者的翻译目的、知识结构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制约。本文结合权力话语理论对比分析了辜鸿铭与安乐哲的《论语》英译本,发现两位译者在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都打上了权力话语的烙印。本研究为《论语》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今后的《论语》复译研究提供了启示。
  • 翻译研究
    司炳月 许正阳 吴美萱
    2020, 8(2): 49-55.
    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翻译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本文以图里的翻译规范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影响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因素,探究其英语译本所体现的翻译规范。研究结果表明,预备规范下的政府工作报告受到政治因素和信息因素的影响;初始规范下的政府工作报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译文的“充分性”;操作规范下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微观层面上尽可能趋近于源语文化规范。译者主要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异化,并以归化手段为辅,相互补充。译文将原文的所有内容最大程度地、正确地表达出来,为报告信息的进一步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 翻译研究
    殷欢欢
    2020, 8(2): 56-62.
    翻译原理能否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是一个非常重要但仍未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与译员的培训密不可分。前人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多数都是基于猜想的思辨式研究,本研究以来自中国26所一流高校的397名翻译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翻译原理意识水平调查问卷、半结构式访谈、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成绩和SPSS统计软件22.0版本作为研究工具,通过实证研究探究了译者的翻译原理意识水平与其翻译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翻译原理意识水平和翻译质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证实了译者的翻译质量与其翻译原理意识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一个假设,证伪了翻译原理对翻译实践没有指导作用的这个观点。
  • 语言研究
  • 语言研究
    马志刚
    2020, 8(2): 63-72.
    生成语法的管约论把非限定性补语句统一视为屈折性投射(IP),而最简方案基于特征传递理论的最简分析则把want、intend和prefer等动词所选择的for-to不定式句分析为作其补语的控制类动词。基于这种分析,类似结构的标句词呈现出语音拼读的个体差异,而英语标句词that、for及其对应的隐性形式均可视为(非)限定性的形式标记。除了英语中相关的提升和控制结构外,焦点成分只能位于that之后和for之前的语料也可以作为该分析的经验证据。依据语段中心语特征传递理论,文章把相关的限定句和非限定句视为由标句词的(不)及物性特征差异所引发的句法表现。
  • 语言研究
    王世龙
    2020, 8(2): 73-76.
    汉语离合词是颇具争议的一个研究主题,不同的语言学家对离合词的定义、属性、判断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就离合词的变式与原式结构的生成过程进行分析。离合词的生成过程类似于北美等地区方言中的名词融合结构,是短语合并,而不是中心语合并。第二个词素合并生成nP或NP,然后与动词词素合并,生成VP或vP。此分析能够解释中间成分的插入过程,以及离合词的黏着属性。原式或变式结构是由动词有无标记词或名词有无修饰语决定的。此观点能够融入到生成语法的语段理论体系中,能够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包含解释名词有修饰语等问题。
  • 语言研究
    马应聪
    2020, 8(2): 79-85.
    本文从汉语成语的研究回顾与分析切入,探究含有方位词“上”“下”的空间四字格成语的结构意义特征和认知理据。研究发现,汉语成语中的方位词既可单独出现在四字格成语的各个位置,又可成对出现构成相对的方位概念意义;方位词具有表示具体或抽象方位、具体或概括性地点、机构、概称性的人和人的各项特征以及时间等概念意义。同时,研究认为汉语空间成语的这种结构和表意功能背后的深层认知理据是人类思维的隐转喻性本质。
  • 外国文学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王薇薇
    2020, 8(2): 86-91.
    2008年,斯黛西·艾莱默(Stacy Ailamo)和苏珊·贺克曼(Susan Hekman)编著并出版的同名书《物质女性主义》,使物质女性主义以新的理论尝试和理论流派出现于人们面前。物质女性主义把一直被忽略的物质带回公众眼前,以此为契机,重新解读人类身体和非人类的物质性。本文以词源学为切入点,解释物质女性主义的译介之源。以人类身体和非人类的“物质性”为衍生,探讨何为物质女性主义。认识到人类与非人类的能动力将挑战传统的西方人类中心思想。再者,从理论的内容、理论的根源和理论的发展趋势深挖物质女性主义理论的起源。最后,展现了物质女性主义发展对生态系统、女性主义的“物质转向”和其他理论的重要影响和意义,也提出物质女性主义即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同时,本文结合当代美国作家及博物学家特丽·坦皮斯特·威廉斯(Terry Tempest Williams)的代表作《心灵的慰藉》,分析和阐释了物质女性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及观点。
  • 外国文学研究
    李文萍1 赵巧利2
    2020, 8(2): 92-96.
    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既是美国第一位公开出版诗集的诗人,又是第一位以英语语言创作大量经典诗歌的女诗人。她的作品表现了十七世纪新英格兰刻板的社会与宗教背景下诗人的激情、愤怒和不确定性。对布拉德斯特里特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清教思想、自传批评、女性主义与对比研究方面,鲜有学者对其诗歌中的协合展开探究。因此,本论文试图依据新历史主义理论对诗人宗教诗歌与家庭诗歌中的协合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