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钓鱼岛购岛事件后日本主流传统媒体中国报道研究--以《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的对比为例 |
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语系 |
|
|
摘要 在2012年“购岛事件”发生以后,中日两国关系进一步降入冰点,这一时期正值我国在成功举办奥运、GDP超越日本之后,通过“他者之眼”获得自我认知的需求较为活跃的时期,本文力求通过梳理《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所代表的日本主流传统媒体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的涉华报道,采用定量分析与重点领域定性分析的方法,找到当代日本媒体眼中的当代中国形象。
|
|
关键词 :
text-indent: 24pt ,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align="left">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钓鱼岛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钓鱼岛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 href="#">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购岛事件')" href="#">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购岛事件,
font-family: 宋体,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日本媒体')" href="#">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日本媒体,
中国形象,
《读卖新闻》,
《朝日新闻》,
|
|
[1] |
宋刚. 钓鱼岛购岛事件后日本主流传统媒体中国报道研究--以《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的对比为例[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 4(15): 6-. |
[2] |
宋羽竹.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 4(15): 4-. |
[3] |
王冲 李筱平. 影响高校教师研究意向的实证研究[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 4(15): 9-. |
[4] |
薛晨 刘琛琛. 中日新闻标题时体标记省略的考察--以《人民日报》和『NHK新聞』为例[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 4(15): 8-. |
[5] |
高宁. 流水句与翻译[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 4(15): 12-. |
[6] |
吴光辉. “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与想象空间--以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考察为中心[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 4(15): 5-. |
[7] |
魏然. 中高级日语精读课的思辨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估--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为例[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 4(15): 10-. |
[8] |
陈艳敏. 圣经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罗约翰和李树廷圣经韩译为例[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 4(15): 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