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语言教育》,

过刊目录

  • 全选
    |
    教育论坛
  • 教育论坛
    刘 昕
    2019, 7(3): 2-6.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作为隐性德育教育重要手段的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以课程思政和价值引领为切入点,从大学英语的德育功能、课程改革、学科特点、经验积累等方面着手分析把价值引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与实施现状,探寻有效可行的实施路径,并提出包括强化高校英语教师进行价值引领的意识、确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进行价值引领的目标、研究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价值引领的策略、建设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价值引领的载体平台、梳理大学英语教材中关于价值引领的话题、开展大学英语课进行价值引领的成效研究等可行性建议。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洪 民
    2019, 7(3): 7-13.
    本研究以CSSCI来源期刊(1998-2016)中有关二语动机研究的论文为共被引文献数据的来源,运用CiteSpace可视化技术,绘制二语动机研究的知识图谱,探索国内二语动机研究的热点前沿和演进路径。研究发现:二语动机研究的热点包括二语动机与语言技能、个体差异、自主学习、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等;前沿研究主要聚焦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演进路径经历了心理因素分析、自我认同和动机过程观、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三个发展阶段。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厘清了我国在二语动机领域的研究动向,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教学研究
    高 君1 周 惠2
    2019, 7(3): 14-19.
    本研究以语料库为研究工具对比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学术写作中缓和语和增强语的使用情况。数据分析基于两组学生学术写作语料: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硕士学位论文各50篇。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缓和语和增强语的使用频率与本族语者相比有显著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少用缓和语而多用增强语;并且缓和语和增强语的语类分布差异主要体现在论文的结果与讨论部分,语用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读者导向上。本研究对提高学习者学术写作语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教学研究
    刘秋成 郎 勇
    2019, 7(3): 20-25.
    如何构建个性化声音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笔者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以个性化声音的特点和制约因素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个性化声音为轴心,以语言、思维、文化为维度的三维动态模型,该模型不仅展示了语言、思维和社会文化三个维度间交叉互动对个性化声音构建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展示了从语言-思维、语言-社会文化、思维-社会文化这三个方面构建个性化声音的最佳条件,即个性化声音构建离不开作者主体的叙事、语篇结构的组织和意义的深化。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从培养语言、思维以及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语篇能力来构建个性化声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此研究为个性化声音的构建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教学研究
    夏宗凤
    2019, 7(3): 26-31.
    本研究采用美国著名跨文化交际学者斯特罗斯塔(Starosta)和陈国明(Guoming Chen)于2000年设计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测试量表,对部分参与2016-2017年美国富布莱特外语助教进行调查测试。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国家的外语助教的跨文化敏感水平总体较高;与外国助教相比中国助教的跨文化敏感度相对差,说明中国助教的跨文化敏感度还有待提高;跨文化敏感度的强弱与曾经有无国外留学和工作经历成正比;与学历高低关系不大;五个因素中差异认同感和交际愉悦感水平最强,而交际信心最弱;五个因素内部大多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探讨了本研究对中国推进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参考和借鉴。
  • 教学研究
    古 明
    2019, 7(3): 32-38.
    本研究通过FLLAS与SILL两份量表及访谈的方式对293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焦虑情况及听力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量表与访谈的数据分析发现:英语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中高程度的听力焦虑,主要体现在“听力过程紧张”和“听力材料畏惧”两个方面;学生主要采取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来降低听力焦虑,但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听力焦虑与学生的听力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而听力策略使用与之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缺乏听力技巧”及“认知策略的使用”两个因子能显著地预测学生听力水平。
  • 语言研究
  • 语言研究
    仇 伟
    2019, 7(3): 39-45.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英语由外语变为通用语,显现了迥异于英语作为本族语的语言特征,这触发了人们对通用语新创特征的重新考量。本研究从变形习语切入,主要考究英语作为通用语框架下语言使用者自我身份的话语建构。这类习语的身份建构主要发挥三大效用:团体内身份的强化、人际身份的操控及文化身份的指示。本文对于英语通用语背景下身份思想的重构及我国英语教学与研究有启示作用。
  • 语言研究
    潘春雷
    2019, 7(3): 46-51.
    本文根据Martin提出的可协商性概念,自建语料库,从语气、情态和评价性语言三个方面,对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摘要的可协商性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硕士论文作者在摘要中表现出更愿意呈现自我,更愿意选择表示肯定的情态词来强化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的表达也更直接。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探讨了造成两类论文摘要差异的原因,并从语类的角度对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
  • 语言研究
    刘风光 傅祖秋
    2019, 7(3): 52-55.
    语用预设是指话语成立的先决条件,是会话中对已知信息和共同背景的省略。因其本身特性,使用不当会造成不礼貌现象。本文以关于美籍华人电视剧《初来乍到》为语料,分析其中不同的不礼貌现象,并基于语用预设理论,分析不礼貌现象的触发原因。通过研究发现:1.同种文化内部多虚假礼貌,说话人利用语用预设隐蔽性,为保全自己面子或攻击他人面子,造成虚假礼貌;2.说话双方有共同背景知识和已知信息时,故意不使用语用预设亦会触发不礼貌现象;3.说话双方具备共同文化背景时,通过文化预设触发不礼貌现象;4.说话双方存在文化差异时,文化预设失效,通过事实预设或信念预设等触发不礼貌现象。
  • 翻译研究
  • 翻译研究
    司显柱
    2019, 7(3): 56-57.
  • 翻译研究
    王 赟1,2
    2019, 7(3): 58-65.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7年至2017年间与“功能语言学”和“翻译”相关的研究论文为数据来源,基于文献科学计量法进行数据分析,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工具对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翻译研究的主要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进行直观呈现,以多元、分时、动态的方式揭示该领域发展的基本特点。研究显示该领域理论模式逐步建立,核心作者基本确立,研究热点突出显示,研究前沿交叠更新,但在学科互动、领域分布和语种分布方面仍存在不足。
  • 翻译研究
    杨炳钧 李成文
    2019, 7(3): 66-72.
    “王冕死了父亲”是汉语界争论了七十多年的疑难句,这一特殊句式的英译历来未受重视。本文采用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来分析“王冕死了父亲”的形成过程,着重探讨如何在该理论视角下翻译出“王冕死了父亲”及其同类句式的特殊含义。结果表明,以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可以较好地实现类似句式的英译,做到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意义和形式尽可能对等。
  • 翻译研究
    司显柱
    2019, 7(3): 73-77.
    翻译既要再现原文的意义,译文本身又要顺达。由于英汉语篇结构差异甚大,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文从语篇隐喻角度,探讨了翻译过程中译文相对于原文在主位结构上的隐喻式选择问题,与此同时,阐述了语篇隐喻之于提高译文质量的价值。
  • 外国文学研究
  • 外国文学研究
    信 征
    2019, 7(3): 78-84.
    本文聚焦于《饭店世界》中不断变换的叙事声音,通过援引苏珊·兰瑟的“女性叙述声音”理论,逐一解析个人型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和集体型叙述声音等三种叙述声音与性别政治的关联,试图由此洞悉小说中边缘女性饱受压迫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三种叙事声音协同合作,旨在帮助构建女性权威,颠覆异性恋霸权以及削弱男性权威,实现了叙述声音和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机统一。借助小说中的女性声音,作者阿莉·史密斯不仅实现了文学范式上的创新,更表述了她对社会边缘女性坚强勇敢面对生活的期盼。
  • 外国文学研究
    李若焓 吕春媚
    2019, 7(3): 85-90.
    当代美国非裔著名作家和戏剧家苏珊-洛里·帕克斯的普利策获奖剧作《强者/弱者》将舞台空间作为历史和戏剧互动的载体,在表现戏剧冲突的同时达到了解构历史的高度。本文从“互文性”这一解读新历史主义内涵的重要视角出发,深刻剖析剧中人物身份、舞台道具以及戏剧结局所隐喻的历史存在,在体会帕克斯“重复与修改”戏剧策略的基础上对其呈现出的重塑历史的观点进行全新解读。
  • 外国文学研究
    黄 然
    2019, 7(3): 91-97.
    本文从内涵界定、时代背景、身份归属和文化认同四个方面研究族裔散居这一文化现象。研究发现,流散的内涵界定应该超越其历史内涵,赋予其新时代所带来的新内涵,但其内涵拓展也不能宽泛无度。流散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尤其常见,它既能够以本土文化质询全球化,同时又能够以世界主义的高度超越本土文化的局限性。在全球化语境下,族裔散居群体的身份归属是多重的。社会身份解域化带来了重叠的、可渗透的多重社会身份认同体系,以地域、种族为坐标建构社会身份的时代已经结束。因此,族裔散居群体在文化认同上批判了静止的、单一的、同质化的民族文化认同模式,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动态的、多元的、异质性的混合文化建构模式。